C114訊 11月20日消息(水易)今日,第六屆“世界電視日”中國電視大會在北京召開,同期舉辦的“電視媒體融合:MCN的探索與演進”專題峰會上,央視市場研究(CTR)總經理助理、媒體融合總經理、CTR媒體融合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姜濤詳述主流媒體融合傳播的趨勢及特征。
一是,內容科技化促使媒體制播及內容形態更加多元化,虛擬AI主播、機器人寫稿等已經被應用于媒體的新聞報道中,參與新聞采集、生產、分發等各環節。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為例,已經形成“5G+高清 直播在線”六大形態,包括扶貧助農直播帶貨、重大事件直播、品牌發布會直播、政務直播、慢直播、服務性直播等。
二是,服務化推進媒體轉型升級,加快媒體深度融合。疫情期間,媒體機構利用自有客戶端加速融合民生服務功能。在姜濤看來,打造“媒體+政務+服務”的城市公共生活服務類平臺,已成為媒體本地化服務的主要途徑之一。
三是,廣電機構成為短視頻平臺重要的內容來源。在新聞、綜藝節目外,廣電機構還擁有大量垂直類專業性短視頻賬號,依據具有差異性的優勢內容資源獲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同時也以廣電機構的專業能力、以精良的視頻制作和內容帶動了短視頻的發展。目前短視頻已經追平微博成為媒體重點布局的第三方渠道。此外,短視頻幫助主流媒體改善“有受眾”“無用戶”的困境。
四是,MCN化是媒體內容市場化的方向。姜濤表示,以往媒體內容主要是以電視臺-頻道-欄目、節目的模式,當前正在向平臺-MCN-賬號的模式轉變。MCN產業業態核心模式是“內容+運營”,行業發展和規;尿屖,內容行業逐漸轉型成為MCN機構,并根據其機構創始前的特征逐漸劃分成以內容生產及運營為核心的,包含營銷、電商、經紀、知識付費、IP授權等具有一定特性和品牌優勢的新業務新方式。姜濤舉例,浙江廣電布嚕文化,構建短視頻生態鏈,實踐“內容+電商”變現路勁;長沙廣電中廣天擇MCN,推出“千號一網”戰略,構建短視頻矩陣。